1、打印前准备
选择优质耗材:质量好的
PLA3d打印耗材线径均匀、表面光滑、颜色纯正,杂质少,能减少打印过程中的堵塞和拉丝现象,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,并注意查看产品的参数和用户评价。

干燥耗材:PLA3d打印耗材容易吸湿,水分会导致打印时出现气泡、开裂等问题。在打印前,可使用专业的干燥箱或干燥袋对耗材进行干燥处理,一般干燥温度在 40 - 60℃左右,干燥时间 4 - 8 小时,具体根据耗材的受潮程度而定。
校准打印机:确保打印机的喷头高度、水平度、挤出机校准等参数准确无误。喷头高度过高会导致打印层与层之间粘结不牢,过低则可能会损坏喷头或挤出不畅。可通过打印校准测试模型来检查和调整打印机的各项参数。
2、打印参数设置
温度设置:PLA3d打印耗材的打印温度一般在 180 - 220℃之间。温度过低,耗材流动性差,会出现堵塞喷头、线条不流畅等问题;温度过高,会导致耗材过度熔化,出现拉丝、变形等现象。开始时可参考耗材厂商推荐的温度,然后根据实际打印效果进行微调。
打印速度:较慢的打印速度有助于提高印品质量,一般建议在 30 - 60mm/s 之间。速度过快,喷头可能无法及时挤出足够的耗材,导致线条断裂或不完整;速度过慢则会增加打印时间。对于复杂的模型或精细的细节部分,可适当降低打印速度。
层厚设置:层厚越小,印品的表面质量越高,但打印时间也会越长。一般常见的层厚设置在 0.1 - 0.3mm 之间。对于对表面光滑度要求较高的模型,可选择较小的层厚;对于结构简单、对时间要求较高的模型,可适当增加层厚。
填充密度:填充密度决定了模型内部的实心程度,一般在 10% - 100% 之间。填充密度越高,模型强度越大,但耗材使用量和打印时间也会增加。根据模型的实际用途来选择合适的填充密度,如只需要外观展示的模型,可选择较低的填充密度。
3、打印环境控制
保持环境温度稳定:PLA 打印时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,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打印件冷却过快,产生内应力,从而引起翘边、开裂等问题。一般建议环境温度在 20 - 30℃之间,可通过空调或加热设备来调节环境温度。
减少空气流动:打印过程中,强风会使打印件表面冷却不均匀,影响层与层之间的粘结效果,甚至导致细丝被吹断。因此,应尽量在封闭或低风速的环境中进行打印。
4、后处理
去除支撑结构:如果打印模型有支撑结构,打印完成后需要小心地去除支撑。可以使用镊子、剪刀等工具,尽量避免对模型本体造成损伤。对于一些难以去除的支撑,可采用化学溶解等方法,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溶剂,避免损坏模型。
打磨与抛光:通过打磨可以去除打印件表面的瑕疵、台阶纹等,使表面更加光滑。可使用砂纸、打磨棒等工具进行打磨,从粗砂纸开始,逐渐过渡到细砂纸,以获得更好的效果。抛光可以进一步提高表面光泽度,可使用抛光膏或专业的抛光设备进行处理。
上色处理:根据需要对打印件进行上色,可使用喷漆、颜料等材料。在喷漆前,需要对打印件表面进行清洁和预处理,以提高漆层的附着力。上色可以使打印件更加美观,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。